1. 首页
  2. 乐活

中国老人相约为生命留下余温

自2002年以来,已经有三十多名老人在中国东部安徽省的一个社区注册成为遗体捐献者。在中国,有一句谚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他们的做法,违背了中国关于死亡和保存尸体的传统文化观念。

微信图片_20220912130130

图:安徽省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刻着吴朗的名字

在这个社区,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是吴朗,他于2002年在安徽合肥因胃癌去世,享年82岁。他的遗体被捐献给安徽医科大学,用于研究和教育。

周凤翼是吴朗的老同事,仍然清楚记得,20多年前在吴朗的病房里,第一次听他提出:要捐献遗体。当时的吴朗卧床已久,深知已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并无避讳,主动和周凤翼聊起遗愿,希望周凤翼帮助自己实现。周凤翼理解吴朗的心思,找到当地红十字会,帮吴朗填了捐献志愿表。

吴朗的这个念头,来自病榻上无意中听到医生之间的闲谈——他们发愁可供解剖的尸体太少,教学和研究都很受影响。老人先跟老伴提起,后告知孩子们,最后又叮嘱周凤翼,请大家配合完成自己最后的心愿。了解吴朗的人都清楚,这位老人,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切。他的遗愿得到了至亲的尊重,没有人反对。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关于吴朗的决定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他居住的社区,竟有不少人打听:自己要找谁、怎样做,才能也像吴朗那样,在身后捐献遗体和眼角膜。如今距离吴朗离世快20年了,越来越多的老人说,死后也想像他那样,并且找到当地红十字会报名登记。

几年后,吴朗生前所在社区的老人吴荣坤和他的妻子汪桂兰成立了一个红十字会爱心小组,与他们身边的朋友、同学一起提高公众对遗体和器官捐献的认识。吴荣坤说,“吴朗是我们社区的第一个遗体捐赠者,他为我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我的妻子曾经是一名医生,所以她全力支持,知道这种行为对科学的重要性。

2009年,小组成员陈清秀在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后,决定捐献遗体。但他的两个女儿最初反对此举,并拒绝签署同意书。陈的妻子朱秀芳说,女儿们最终接受了这个想法,是因为她们相信父亲的眼角膜可以恢复幸运的接受者的视力,身体则是可以帮助医学研究。2013年,陈清秀去世,享年73岁,他的遗体被捐赠给安徽医科大学。

微信图片_20220912130155

图:安徽省红十字会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为遗体捐献者树立的纪念碑林

通过口口相传、媒体报道,红十字爱心小组的做法在安徽越来越受到认可。已经有37位老人通过吴荣坤的小组捐献了自己的遗体或器官。这些捐赠者中,年龄最大的是92岁,最小的是52岁。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工作人员付杰说,捐献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医学研究做出最为基础且重要的贡献。每一个新学年的开学典礼上、每一届医学生的第一次解剖课前,医学院的师生都会集体为大体老师们举行庄重的默哀仪式,向这些再不能说出一句话的无言之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国于2010年开始试点器官捐献项目,2015年起公民自愿捐献成为中国移植器官的唯一合法来源。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6月),中国器官捐献登记人数已超过477万。

转载本网稿件,原则上需要书面授权,不得篡改稿件主题。本网随时有权要求第三方停止侵权行为。

本网所载内容或图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12

___________

2022/09

中国老人相约为生命留下余温

自2002年以来,已经有三十多名老人在中国东部安徽省的一个社区注册成为遗体捐献者。在中国,有一句谚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他们的做法,违背了中国关于死...

[ 微信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码查看分享内容 ]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751000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